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引导教师领会国家机械制造领域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机械安全教育课程及教学手段创新与应用的有效途径,为企业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定于
2022年11月举办“2022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第三届‘海星谷杯’机械安全能力测评竞赛”。
积极探索机械安全教育课程及教学手段创新与应用的有效途径,为企业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定于
2022年11月举办“2022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第三届‘海星谷杯’机械安全能力测评竞赛”。
主办单位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海星谷(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海星谷(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11月12日
学生组
竞赛设“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能力测评”、“数控铣床加工操作安全能力测评”两个赛项,每个赛项分中职组与高职组(含应用型本科)两个组别,两个赛项同时进行。1.“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能力测评”赛项围绕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考核选手通用安全知识、职业基础安全知识和工业机器人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2.“数控铣床加工操作安全能力测评”赛项围绕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考核选手在加工前、加工中、加工后的各种安全要素,覆盖了通用安全知识、职业基础安全知识,以及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教师组
教师可自主选择工业机器人、数控车、数控铣相关专业相关课程中的 2-3 个教学课例(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实践任务),将安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制作安全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转变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交教学课例作品包括教学设计文档和教学活动实录。
学生组
1.竞赛每个赛项及组别分别设个人一、二、三等奖。按照竞赛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以实际参赛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 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当总分相同时,取并列名次。2.获得个人一等奖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由主办方授予“2022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并颁发荣誉证书。
教师组
教师组按作品总数为基数,按评分由高到低排序,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 15%、25%、35%。由主办方授予获奖荣誉证书。
1.学生组竞赛报名:2022年10月18日前,填写附件1《学生组正式报名表》并加盖学校公章(或二级学院公章),将盖章版、word版报名表发送到指定邮箱:edu@vr203.com正式报名,并在11月12日上午10:00-11:00进行正式比赛。
2.教师组报名:2022年9月20日前,填写附件2《教师组正式报名表》并加盖学校公章(或二级学院公章),将盖章版、word 版报名表发送到指定邮箱:edu@vr203.com正式报名,并在10月18日前完成作品提交。
3.学生组与教师组如存在同一学校不同院系重复报名的情况,可通过内部协商重新提交正式报名,若协商不成,则以先报名的为准。已经预报名的院校仍需要提交正式报名表,没有预报名的院校也可以直接正式报名参赛。
2.教师组报名:2022年9月20日前,填写附件2《教师组正式报名表》并加盖学校公章(或二级学院公章),将盖章版、word 版报名表发送到指定邮箱:edu@vr203.com正式报名,并在10月18日前完成作品提交。
3.学生组与教师组如存在同一学校不同院系重复报名的情况,可通过内部协商重新提交正式报名,若协商不成,则以先报名的为准。已经预报名的院校仍需要提交正式报名表,没有预报名的院校也可以直接正式报名参赛。
1.为便于联系及交流,请参赛院校教师及选手加入竞赛 QQ 交流群(1082115978);教师交流群(微信)限指导教师加入。
2.竞赛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人:蔡晓辰13889696180 黄济欣13190149375
邮 箱:edu@vr203.com
联系人:蔡晓辰13889696180 黄济欣13190149375
邮 箱:edu@vr203.com
预报名
至7月15日
正式
通知规程
通知规程
8月18日
竞赛说明会
8月31日
全国培训
9月23日
正式竞赛
11月12日
模拟测评
11月5日
开放题库
10月31日-11月4日
正式
报名截止
报名截止
10月18日
1.参赛院校安排1个计算机机房作为竞赛场地,并按组委会要求布置比赛场地;
2.安装竞赛软件(竞赛软件由海星谷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使用竞赛系统完成指定考核任务;
3.竞赛采用网络监控的方式进行云监考,各参赛院校需按指定方式接入竞赛现场的实时音像画面。
具体要求请参考《“海星谷杯”机械安全能力测评竞赛竞赛规程》
2.安装竞赛软件(竞赛软件由海星谷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使用竞赛系统完成指定考核任务;
3.竞赛采用网络监控的方式进行云监考,各参赛院校需按指定方式接入竞赛现场的实时音像画面。
具体要求请参考《“海星谷杯”机械安全能力测评竞赛竞赛规程》
配合疫情防控,竞赛全程安排在线上举行,竞赛组织和场地条件要求如下:
1.为了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参赛院校需指定专人负责本次竞赛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
2.参赛院校安排至少1名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组织、监考和现场裁判工作,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现场裁判。
3.参赛院校安排1个计算机机房作为竞赛场地。同一院校所有参赛选手在同一机房内参赛。
4.机房至少具有2个监控(或使用2部手机从对角接入现场直播),监控须覆盖全部竞赛区域。
5.准备1台笔记本电脑(或教学一体机等)接入竞赛主会场,按照本校参赛选手人数准备竞赛
计算机(含备用机1台),预装竞赛软件,并按照赛项进行分区。计算机配置不低于4G内存,
i3处理器,10GB 以上可用硬盘空间,win7 及以上系统,支持互联网连接。
6.竞赛机位至少间距1.5米以上(或间隔1个机位)。
7.竞赛区域张贴竞赛执委会提供的统一标识。
8.设置竞赛区域警戒线,除竞赛选手及现场裁判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竞赛区域。
1.为了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参赛院校需指定专人负责本次竞赛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
2.参赛院校安排至少1名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组织、监考和现场裁判工作,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现场裁判。
3.参赛院校安排1个计算机机房作为竞赛场地。同一院校所有参赛选手在同一机房内参赛。
4.机房至少具有2个监控(或使用2部手机从对角接入现场直播),监控须覆盖全部竞赛区域。
5.准备1台笔记本电脑(或教学一体机等)接入竞赛主会场,按照本校参赛选手人数准备竞赛
计算机(含备用机1台),预装竞赛软件,并按照赛项进行分区。计算机配置不低于4G内存,
i3处理器,10GB 以上可用硬盘空间,win7 及以上系统,支持互联网连接。
6.竞赛机位至少间距1.5米以上(或间隔1个机位)。
7.竞赛区域张贴竞赛执委会提供的统一标识。
8.设置竞赛区域警戒线,除竞赛选手及现场裁判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竞赛区域。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备注 |
11月12日 | 9:30~10:00 | 检录入场、开幕式 |
1.检录入场后,观看开幕式; 2.赛前15分钟内可凭参赛证信息,登录竞赛系统。 |
10:00~11:00 | 正式竞赛 |
1.竞赛总时长为60分钟,10:00可开始答题,11:00竞赛结束系统自动停止答题,自动收卷; 2.竞赛开始30分钟内不得提前交卷离开赛场。 |
|
15:00~16:00 | 闭幕式/颁奖仪式 | 线上 |
正式
通知规程
通知规程
8月18日
报名参赛
至9月20日
竞赛说明会
8月31日
开放资源
作品提交
作品提交
9月20日至10月18日
网络评选
10月25日至11月5日
专家评选
11月7日-11日
公布
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11月12日
正式报名的参赛队,在截止时间前,使用指定的竞赛平台,通过“作品提交”入口,按要求上传竞赛作品。
访问地址及账号:报名结束后由竞赛执委会发放。
提交作品及格式要求:
1.教学设计:PDF 文档,文件大小不超过 20M。
2.教学实录:
(1)视频格式为 MP4
(2)分辨率不低于 1280*720,推荐 1920*1080
(3)视频时长不得超过 15 分钟
(4)视频大小不超过 200M
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及选手信息。
2.参赛作品应为原创,引用的第三方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访问地址及账号:报名结束后由竞赛执委会发放。
提交作品及格式要求:
1.教学设计:PDF 文档,文件大小不超过 20M。
2.教学实录:
(1)视频格式为 MP4
(2)分辨率不低于 1280*720,推荐 1920*1080
(3)视频时长不得超过 15 分钟
(4)视频大小不超过 200M
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及选手信息。
2.参赛作品应为原创,引用的第三方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根据报名情况分为中职、高职评审组。各评审组均采取网络评选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网络评选占 20 分,专家评审占 80 分。
(1)网络评选
参赛队提交教学案例作品后,平台将教学实录视频以匿名的方式发布到竞赛平台,在平台统一开放期间,由平台用户进行投票评分。
(2)专家评审
竞赛执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组至少由 5 人组成,采用作品匿名演示的方式,由评审专家独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打分的平均分作为参赛作品的专家组评审得分。
(1)网络评选
参赛队提交教学案例作品后,平台将教学实录视频以匿名的方式发布到竞赛平台,在平台统一开放期间,由平台用户进行投票评分。
(2)专家评审
竞赛执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组至少由 5 人组成,采用作品匿名演示的方式,由评审专家独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打分的平均分作为参赛作品的专家组评审得分。